第一部分 前期准备
第一条 搬迁前应组织钻前工程验收、场 地及路线勘察,排查沿路线缆、急弯、桥梁、 途经村镇等风险点。明确道路限高等风险管 控措施,在特殊路段和主要岔路口设置路标。
第二条 按照井场布局,提前对主体设备 划线定位,吊装时定置摆放一次就位。
第三条 根据区域施工要求,提前安装新 井围网和安防视频装置,做好安保、林评、 环评等验收和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 检查验收
第四条“拆搬安”作业前,各单位生产、 安全、装备等部门要组织基层队及承包商、 协作方召开搬迁协调会。提前准备搬迁物资, 做好人员分配 组织员工学习《“拆搬安”风 险防控 40 条》、事故案例及“十不搬”、“十 不吊”等管理要求。 第五条 基层队平台副经理 HSE 监督要 检查本队登高、吊装指挥 司索、叉车等人员 证件,检查承运方人员证件和吊车、运输车 辆检测报告。
第六条 门禁人员要严格履职,制止无关 人员进入井场,检查员工劳保穿戴、车辆按 要求配备防火罩和静电释放装置。
第七条 基层队应与运输方开展互检,签 订安全协议,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搬迁方案 中应明确应急联络和应急处置措施。运 输车 辆要按照指定路线前行,建议编队行进,遇 到限高杆、架空线路等,不得冒险通过。
第八条 基层队应建立吊装索具检查使 用台账,记录每副在用绳套信息,包括尺寸、 载荷、使用时间等。绳套应有铭牌,为防止 掉落,可以集中存放。绳套、吊装带要逐个 验收并做好标记,如更换绳套,要及时检查 并补充标记。
第九条 基层队应根据需要配齐安全带、 防坠器、安全绳、生命线等设施。每台吊车 应准备至少 2 根牵引绳 2 根撑杆和 2 套四 件套式卸扣。
第十条 超高设备(如天车架)、超宽设 备必须在老井拆解,否则不予放行。
第三部分 过程管控
第十一条 “拆搬安”作业期间,每日开 工前和完工后应召开安全会,承运方、吊车 司机及带班领导应当参会。加强承包商和协 作方管理,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制止违章行 为,利用“双积分”等手段加强管控。
第十二条 每日开工前,值班干部 HSE 监督应检查吊车 叉车、运输车辆状况,以及 绳套、吊装带、卸扣等吊索具,不合格的立 即报废,严禁使用自编自制绳套。
第十三条 “拆搬安”期间,应严格执行 作业许可管理规定,认真开展 JSA 分析,落 实直接作业环节风险管控措施。未明确带班 领导,未配备视频监控设备的,不允许开工。
第十四条 全面推行“叫停”机制,作业 期间发生禁止类违章的,应局部停工。当日 两次禁止类违章,或搬迁期间累计三次禁止 类违章的,基层队要全面停工。停工后,由 带班领导组织召开安全会,明确处理意见和 防范措施后再进行复工。由公司或二级单位 通过视频观察等叫停施工的,由叫停单位核 实后复工。
第四部分 吊装作业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十不吊”管理规定。 遇到大雾、暴雨、沙尘暴、6 级及以上大风 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在高压电线周围 10 米内吊装作业必须实行基层队和运输方“双 监护”。设备拆装前要切断电源,并实行上 锁挂签。吊装铿罐、泥浆罐、水罐前,要将 液体放尽。
第十六条 吊车按规定打好支腿和垫板, 围好警戒线,吊车支腿铿管线处严禁放置物 品,防止收腿时挤爆铿管线。
第十七条 吊车移动或停用时,要收回大 臂和支腿,卸掉吊钩上的吊装索具。吊车长 时间停等时,不允许吊挂物体待命。 第十八条 吊装时尽量选择低位挂点。设 备整体吊装时,用 4 根等长绳套四角挂稳, 绳套不打扭、不挤压、不碰撞、不拖拉设备。
第十九条 应根据载荷选择吊装绳套,并 保有安全余量。拆装钻台梯子、逃生滑道等 超长设备,建议使用两长两短专用绳套,用 大钩吊装,防止脱钩。梯子、逃生滑道等设 备应改为封口式吊耳,降低吊装风险。
第二十条 吊装作业时,绳套应在接触物 体棱角处垫上衬垫防止钢丝绳割裂损坏。抬 井架倒换高低支架及井架拆装过程中, 不允 许使用卸扣直接连接井架吊耳整体或多节起 吊,应兜挂“马鞍”吊点或使用吊装护板兜 挂井架加强部位。
第二十一条 “拆搬安”期间除安装动力 绳、对牛鼻子、吊装立管和小件的长圆形物 体,其他情况尽量避免使用吊装带。盘绕井 架动力绳时绳套必须系束在耳板根部主绳上, 不得从耳板销孔中穿过,防止耳板棱角割裂 吊索具。盘绕井架动力绳时,吊装带应不小 于 3 吨 ZJ90 钻机应不小于 5 吨
。 第二十二条 吊装作业中,吊物下底面距 离超地面 50 厘米,车厢平面 20 厘米时,不 得用手直接推拉,须使用撑杆撑扶及牵引绳 对角牵引。撑杆长度不小于 1.5 米,牵引绳 长度 10-20 米管型材料吊装需使用 2 根等长 绳套,使用牵引绳。
第二十三条 每台吊车应配备吊装指挥 和监护人员 4 名司索工,吊装指挥、监护人 员必须穿戴信号服,指挥应站位正确、手势 标准,严禁多人指挥。 第二十四条 严禁人员和车辆在运行的 吊车吊臂下穿行,人员要避免被动处于旋转 的大臂之下。人员严禁站在吊物的上方、下 方或吊物移动方向与其他物体之间。吊装及 运输过程中吊车上设备内部及上部严禁乘站 人员。 第二十五条 作业中,吊车司机发现人员 违章应立即鸣笛提醒并停止作业,现场 HSE 监督组织进行批评教育,并做好记录。
第五部分 冬季施工
第二十六条 高寒地区冬季吊装前,要检 查吊物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是否存在冰冻 粘连,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解冻或破除粘 连后, 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第二十七条 冬季起放井架应避免气路 冻堵。指重表未安装并调试正常,严禁拉紧 动力绳及禁止起放井架作业。高寒地区冬季 起放井架,应尽量选择午饭后到日落前进行, 避免气路冻堵发生事故。
第二十八条 高寒地区冬季搬迁作业、看 井期间,应配备应急发电机保证供电、取暖, 严禁明火取暖。应在梯子、过道、钻台面等 铺设防滑垫,避免人员滑跌。 第六部分 其他要求
第二十九条 超过 2 米以上作业应使用五 点式安全带,超过 5 米应使用带缓冲包双钩 安全带,遵循“高挂低用”原则。人员在高 处移动时要使用双钩式安全带,并保证至少 有 1 钩处于封口系挂状态。高处作业正下方 应无其它人员作业、停留和通过。砸榔头必 须戴好护目镜,人员不得站在榔头用力方向。 严禁高空抛物,高处物品应用绳子传递。
第三十条 钻井队应至少配备 3 米 5 米 梯子各 1 部,用于无安全带系挂点的作业, 严禁站在梯子顶端作业,作业时应有人防护。 水龙带及二层台支撑架应尽量低位安装
第三十一条 井架应配备固定式生命线 和操作平台,钻台拆装过程中要安装生命线; 泵房、循环罐、防沙棚应有生命线或安全带 锚固点,设备拆装前要提前在人字架顶部、 井架底座等部位安装防坠器。 第三十二条 严禁将叉车、多用机等作为 移动平台,载人运行或举升人员进行高处作 业,员工不得乘坐运输卡车。移动高支架、 出水管等较高、较宽设备时,必须有专人指 挥和监护。起升、移动重物时,严禁将吊带 或绳套直接挂在叉子上,应按要求使用专用 吊钩或保护套。
第三十三条 建议使用专用压链捆绑井 架。井架拆甩时,同一节两片井架放置在托 运架上,至少捆绑 1 条压链固定后,方可放 松并摘掉绳套。安装时,两台吊车吊住两片 井架,待绳套轻微绷紧后,才可拆卸压链, 严防井架倾倒伤人。员工在操作中防止压链 手柄、加力杠弹伤人,各基层队应逐步将压 链由杠杆式更换为丝扣式,并督促运输承包 商更换。
第三十四条 起放井架前严格对照放(起) 井架检查项点,逐项做好检查与准备工作并 签字。当大雪、大雨、能见度小于 100 米或 风速大于 5 级时,禁止起放井架作业。
第三十五条 各处孔洞盖板应齐全完整, 钻台、机房设备、泥浆罐就位后,必须先铺 设走道板、孔洞盖板及栏杆,建立人行通道。 园井盖板应随钻机底座一起拉运至新井,并 及时盖好园井、导管和大鼠洞。 第三十六条 钻台、机房气路管线、罐区 泥浆管汇冬防保温设施、安全设施要晚拆早 装。气路、水路管线停用后要立即进行吹扫, 设备拆甩前高、低压管线要吹扫干净,安装 管线时应检查是否通畅。 第三十七条 设备拆甩、安装时要及时清 理现场垃圾和铿污严禁私排乱放垃圾、泥浆、 废铿和生活污水等。 第七部分 后勤保障
第三十八条 长距离搬迁途中,员工应携 带身份证等证件。无法赶到吃饭地点的,平 台经理(党支部书记)要提前为员工准备食 物和饮用水。
第三十九条 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员 工生活保障,视情况配置电磁炉、电煮锅、 蒸饭锅,禁止因抢进度长时间拖延开饭时间。
第四十条 极寒、高温天气,应提前收拾 打扫驻井房 2-3 栋,并供电保证电热板、空 调工作正常,为员工提供舒适就餐及休息条 件,并视情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